【强国复兴有我】苗晨:...
苗晨,女,汉族,出生于1996年,唐山丰润人,苗晨刺绣工作室负责人、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...
鲍翠红:抗疫一线的“铁娘子”
巾帼不让须眉,疫情面前有条不紊开展工作
丰润区燕山路街道光华社区现有1992户居民4300多人,是唐山震后第一批老旧小区。社区书记鲍翠红虽然不善言谈,但她工作有思路、有方法,每次遇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,只要她认定的事,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会向前冲。
在疫情面前她身兼数职,既要统领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,又要对所有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还要入户排查所有居民的情况;既要把好监测卡点的出入关,又要对社区封堵路口的围挡进行巡查,还要保证小区内的消杀到位;既要为居家留观户提供所需物品,又要电话询问困难群体的需求,还要解决居民的各种难题。疫情面前她连轴转,从不喊累,她是社区的“铁娘子”,誓要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。
社区只有19个人,如何让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?她和副书记陈颖经过详细分析研究、反复推敲修改,最终制定了一张合理的卡点值班表。除此之外,按照网格化管理,每个工作人员都是网格管理员,一包到底,负责分包楼栋疫情防控期间的所有工作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合理的工作任务分工,使得整个社区的防控工作忙而不乱,井然有序。
2月5日傍晚鲍翠红接到上级通知:明天社区居民要凭《管控出入证》出行,今天晚上出入证必须发放到居民手中。在鲍翠红的带领下,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把出入证送到居民手中。这已经是疫情开展以来,社区工作人员第三次挨家挨户的排查了,但是大家一点怨言也没有,就是凭着这股干劲,出入证全部发放到位。
居民就是亲人,竭尽全力为民解忧
2月13日下午2点左右,正在卡点忙碌的鲍翠红,突然接到了居民蒋某的电话,“鲍书记,闺女的药吃没了,这个药只有市精神病院有,现在公交都断交了,我实在没辄了……”听着焦急的声音,她赶紧安慰道:“大姐,你别急,我来想办法。”她迅速与办事处联系争取了一辆车,尽管人员极度紧缺,她还是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和马某(蒋某丈夫)一起去唐山市精神病院买回了药。
王某是一个在小区租房住的52岁盲人,社区经过摸排了解到他自己一人居住,亲戚朋友都在外地,上下楼买东西非常不便。鲍翠红安排网格管理员定期打电话询问他的需求,买好蔬菜、食物送到家中。他拿着新鲜的蔬菜和食物,激动地说:“感谢居委会,感谢居委会的所有人,你们就是我的家人!”
2月16日下午2点多,214楼4单元门口的下水道堵了,难闻的污水汩汩地直往外冒,居民找不到修理工,找到了居委会。鲍翠红得知情况后,打了十来个电话都说不能出来接活,但她没有放弃,终于联系到一个施工队的工人愿意来干活儿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疏通,下水道终于疏通完毕。
身为社区书记的她,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居民。无论社区发生什么事,哪个居民有困难找到她,她都耐心询问、不言辛苦、全力以赴帮助解决。
凝聚一切力量,楼门长、志愿者发挥大作用
一天晚上9点多,111楼的楼门长赵大姐打来电话,“小鲍,咱们小区东侧小公园的围堵又坏了,你安排人抓紧看看去吧。”自按照街道要求,建立楼门长制度以来,楼门长发挥了大作用,他们给居民发明白纸、宣传册,他们拿着小喇叭广播疫情防控知识,他们及时提供居民的出行信息,现在又帮着社区巡查各封堵路口。
志愿者是社区的又一重要力量,不仅区直单位派来3名援助人员,居民还自发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,有的负责小区内宣传、有的负责看护居家留观人员、有的在卡点值守,他们还不时地送来各种慰问品。鲍翠红感激这些一直支持她、配合她、鼓励她的居民们。
舍小家为大家,在疫情一线岗位上默默坚守
鲍翠红的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,儿子只有6岁。疫情暴发后,社区工作任务重,经常加班到深夜,她只能委托大姐照顾儿子。儿子埋怨她:“妈妈,你多长时间没给我做过一顿饭啦?”听着儿子的话她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她父母已经年迈。正月十五,78岁的老父亲患病住院了,鲍翠红一直想闲下来去医院看看老爸,可是十几天过去了,她只去医院看了老人一次。没陪老父亲待一会儿,电话就又响起来了。老爸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,心疼地说:“你快回去吧,社区离不开你,我这儿你放心吧,有你哥呢。”她怀着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又回到了社区,她说:“既然我是社区书记,我就必须保障社区每一位居民的安危。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灾难面前,我必须坚守在社区,守护好我的居民们,与疫情战斗到底!”
责任编辑:frw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