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农村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扎根基层,扛责在身,默默奉献,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。丰润区常庄镇镇指务村村委韩丽芹就是这样,在平凡岗位上,铸就着疫情防控的健康屏障。

韩丽芹,女,60岁,村民都习惯地称她“韩大姐”,在常庄镇指务村干部的岗位上已经扎根22年。2020年初,从疫情防控狙击战打响的第一天开始,她积极为疫情捐款捐物,在村书记的领导下,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要求,统筹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积极入户宣传、环境消毒、物资调配,与镇党委政府数据传输时刻需要网络,硬生生地把这位60岁的“韩大姐”变成了能够熟练操作手机的“潮人”。
健康所系,生命相托
生命重于泰山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新冠疫情,疯狂肆虐,全国上下,众志成城,抗击疫情。早出晚归,成了她工作的主旋律,她常常开心地说,“这要感谢成功女人背后默默支持工作的男人”。的确,“韩大姐”的丈夫,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,特别是两人还商量把亟需照顾的6岁小孙子托付给孩子的姥姥去看管,一心铺在基层疫情防控的工作上。
今年五一节,村书记也劝她休息一下,多陪陪孩子,她说,“接种疫苗是百姓健康所系,生命相托,冲锋陷阵,哪里能少了我?做好本职工作,才能对得起良心。”舍小家,顾大家,在大家与小家的天平上,不断地权衡,靠着这份爱,以大局为重,认真严谨,勤勉工作。
风雨无阻,执行命令
疫情就是命令,上级任何防控要求,她总是在书记的领导下,一丝不苟的执行。挨家挨户,走街串巷,有的老百姓风趣地说“不知磨破了她多少双鞋”,确认着每一位群众的身份信息、联系电话以及体温数据,全力以赴把好村民健康关、隐患排查关,筑牢疫情“防控第一线”。今年以来,在疫苗接种的工作中,她总是带着微笑,给村民做着各种宣传和解释,即使遇到少数难缠无理的人,听着过激无理的话,她始终以和蔼的态度,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疏导。遇到误解,偷偷流泪,还要强颜欢笑,以女性的温柔融化隔阂的寒冰。
她说,“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,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,遇到不配合的群众,着急发火,解决不来问题,关键是让他如何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以及疫苗接种的必要性。”把党和政府的关怀,传递到群众的心里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,是“韩大姐”的理想信念。
轻伤不下火线,带病坚持工作
有点村民在附近上班,疫情防控就注定要“5+2”,疫苗接种更是要发扬“白加黑”,连日来,工作压力大,休息又不好,持续作战,60岁的“韩大姐”忽然感觉头晕,村书记连忙叫来村医,村医检查后,目瞪口呆地看着她说,“以前没听说你血压高啊?现在高压160!”接下来,再检查血糖、血脂,也都超标。
“大家都很辛苦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我坐不住啊。”她微笑着对大家说,最后和村医商量,就在办公桌前支上一个输液的架子,一边输液一边工作。村两委执拗不过她,看着她架着输液瓶子工作的样子,气氛还有些紧张,最后还是“韩大姐”打趣地说,“都忙自己的事吧,我没事,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就是铁打的身子,没有功夫有病!这幸亏不是发烧,发烧都得把你们吓跑了。”
困了,就在办公桌上眯一会;饿了,就泡一桶方便面;病了,就在工作岗位上输液。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哪里有困难,哪里有危险,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,冲的出、顶的上、考的住,以倔强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,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