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站 | 丰润文明网  投稿信箱:frwmb@163.com

丰润文明网 > 宣传信息 >

【诚信文化宣传】中国诚信记忆:传统文化里的诚信精神(二)

2021-09-09 14:03

来源:

字体:[][][] [打印] [关闭]
       导语:我国自古以“礼仪之邦”著称于世,重义轻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两千多年前,孔子就主张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此外,我国的语言体系里还有大量诸如“一言九鼎”、“一诺千金”、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”这样称赞诚信精神的成语。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许多诚信人物及故事广为传诵。今日,小编带大家穿越古今,追寻体味文明古国的诚信记忆。
杨震“不受四知金” 不自欺才是真正的诚信
       东汉名臣杨震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,经过昌邑县。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,深夜来访,身揣十斤黄金赠之。杨震不悦:“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”王密说:“幕色无知者。”王密羞愧难当地告辞走了。
  杨震何许人也?家境清贫,后来开办私塾,租田务农,清贫生活。他勤勉好学,在儒生中有“关西孔子”美称。年过五十方才做官,历任剌史太守、太尉,清廉慎独,素面直谏,可惜终受谗言撤职,饮毒酒而死。清官难容的朝代,也难长存。
季布一诺 诚信能赢得人心 赢得帮助
 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,一向说话算数,信誉非常高,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。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这也是成语“一诺千斤”的由来。后来,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,被重金悬赏捉拿。结果他的往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,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,使他免遭祸殃。一个人言行一致、诚实有信,自然得道多助,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。可见,诚信能赢得人心,找来挚友;能赢得尊重,换来真情;能赢得帮助,得来成功。

责任编辑:frwmb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