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强国复兴有我】苗晨:...
苗晨,女,汉族,出生于1996年,唐山丰润人,苗晨刺绣工作室负责人、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...
唐山市丰润区第一届文明家庭
公示公告
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导广大家庭崇尚文明新风、树立良好家风,区文明办、区妇联自2017年7月开始,在全区开展了文明家庭征集评选活动。经过民主推荐、征求意见、组委会评选等多个环节,评选出10个丰润区第一届文明家庭,现予以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
公示时间:2018年3月1日至3月5日,如有异议请与区文明办、区妇联联系,电话:3081292,5182306。
唐山市丰润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
唐山市丰润区妇女联合会
2018年3月1日
唐山市丰润区第一届文明家庭名单
(10个)
萧育林家庭 浭阳街道林苑社区
侯立岩家庭 丰润镇城西小区
韩立娟家庭 丰润区祥润佳园
杨翠玲家庭 丰登坞镇唐河甸村
孔祥芬家庭 新军屯镇保全庄村
李春艳家庭 杨官林镇常峪村
苏艳敏家庭 丰润区祥和小区
刘志艳家庭 左家坞镇叩甲寨村
苏建东家庭 丰润区金泰花园小区
刘艳红家庭 任各庄镇南张庄村
唐山市丰润区第一届文明家庭事迹简介
(10个)
萧育林家庭,浭阳街道林苑社区,家庭成员9人。萧育林老人热爱舞蹈,因出版三部民舞专著,荣获文化部颁发的《完成中国重点科研项目成绩优异》大奖,发表66篇总计120余万字的“民舞学术论文”,连续8年担当“北戴河民舞研究会”学术带头人,多个作品在国家级与省、市级各类大赛中获奖。退休15年来,萧老义务培养民舞新人3000余名,被《世界文化联盟》授予《优秀指导教师》荣誉称号。萧老一家人在萧老父亲萧忠恕所创的28句、224字的萧氏家风的教育指引下勤劳俭朴、和睦相处、团结向上、爱家爱国。老人坚信,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,每一个良好的家庭都是国家稳定强盛的基础。
侯立岩家庭,丰润镇城西小区,家庭成员4人。婆婆仁爱慈祥,宽严有度,勤俭持家。夫妻俩互敬互爱,爱岗敬业,争先创优。侯立岩任丰润二幼园长,推进亲子阅读、家庭教育指导,带领团队赢得了唐山市示范家长学校等多项荣誉和良好的社会声誉。夫妻俩以读书为崇德途径、以书香浸润家境,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进步。儿子从小酷爱阅读,学习成绩优异,并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、演讲比赛等。与长辈们相处时,把孝悌、尊重和感恩常挂心头,公公病重期间,夫妻二人悉心照料,耐心疏导婆母,千方百计满足老人心愿。侯立岩坚持定期为耄耋之年的奶奶修好深陷的脚趾甲、清理耳道、提剪倒睫,为兄弟姐妹家庭做出了榜样。
韩立娟家庭,丰润区祥润佳园,家庭成员5人。在家庭生活中,她们团结互爱,平等尊重,与邻居相处关系融洽。韩立娟任医院科主任一职,刻苦钻研业务,解决了好多疑难病症。为了让公婆退休后不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,她给公公买了京胡和唢呐,鼓励他参加社区文艺团,常年订购“健康报、老年世界、燕赵都市报”,以充实和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。婆婆患病、住院,她悉心照顾,为婆婆喂饭、端屎端尿。在教育子女上,谨遵品德教育为先,重视言传身教。在父母的影响下,儿子尊敬长辈,对伙伴们团结互助,多次在学校的演讲比赛、作文比赛中获奖,并在2017年全国诵读大赛获得青少组“全国百强”称号。
杨翠玲家庭,丰登坞镇唐河甸村,家庭成员5人。杨翠玲一家乐人助人、和睦邻里。丈夫钱成来会瓦工和木工,不管谁家有事找他,他总是叫上就走、有求必应;儿子儿媳也是热心肠,经常帮助有困难的邻居。杨翠玲为人诚实守信,曾骑车4里地去还多给的麦子钱,为遵守承诺冒雨为客户送货。杨翠玲还四处联系农活,带着村内妇女姐妹一起外出打工,增加收入。她连续两届高票当选村委会委员,清理卫生、调节矛盾,她走在最前列;红白喜事、婚丧嫁娶,她都主动帮人操办。杨翠玲带领村秧歌队为村内村外群众演出,曾在市广场舞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。杨翠玲乐于吃苦,甘于奉献,在她的带领下,一家人团结互助,和善友爱,坚守着农村人最纯粹的真诚。
孔祥芬家庭,新军屯镇保全庄村,家庭成员5人。夫妻二人相敬如宾,对身患脑血栓腿脚不灵活的老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,儿子儿媳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,一家五口其乐融融。孔祥芬是新军屯敬老院院长,对院内的老人从不嫌弃,尽心地当好这个大家庭的“闺女”,她发动院里的服务员教老人们学跳集体舞、广场舞、扭大秧歌,逢年过节时,还自编自演小节目。院内的每一位老人过世,她都要亲自给他们穿上寿衣,送去临终关怀,就这样,孔大姐送走了110位老人。孔大姐还经常带领社区的姐妹们排练节目、搞文艺演出、参加环保读书会等,2017年底被选为社区妇委会主任,她的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干劲儿、用不完的热情,她将爱心与真诚传递给更多的人。
李春艳家庭,杨官林镇常峪村,家庭成员6人。李春艳与丈夫郑志强是再婚家庭,两人婚后生活和谐美满,郑志强对她非常尊重,有什么事都与她商量。李春艳对家庭琐事处理恰当,虽然公婆早逝,但她对叔伯婶婆们十分尊敬,谁家有点难事都去帮忙,谁生病了,她也悉心照顾。对郑志强的子女们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,她亲手为儿子郑文涛操持了婚礼,儿子结婚后,一大家子人还是住在一起。李春艳和儿媳之间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。有孙子之后,她对孙子更是悉心照顾。儿子、儿媳妇、孙子也都非常关心照顾李春艳和郑志强,这个重组家庭比普通家庭更加的和谐和温馨。
苏艳敏家庭,丰润区祥和小区,家庭成员3人。苏艳敏和爱人互敬互爱、平等互助,她们尊老爱幼,教子有方,团结邻里。苏艳敏是交通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,工作上任劳任怨、从不拈轻怕重,连续多年被区政府授予嘉奖,多次获本系统先进信息工作者称号。苏艳敏疼爱孩子,但不溺爱孩子,无论工作多忙,她总要抽出时间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,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,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做人、懂得做事。她们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,支持女儿参加学校集体活动,女儿曾在市、区少儿春晚取得优异成绩。夫妻俩对双方父母关爱有加,经常给老人买礼物、帮助干农活、与老人谈心。几年来夫妻俩坚持义务清扫楼道,为大家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。苏艳敏家庭坚持“和为贵、慈为本”的生活理念,健康积极的生活、学习、工作,受到同事和邻居的好评。
刘志艳家庭,左家坞镇叩甲寨村,家庭成员5人。刘志艳与公婆同吃同住30多年从未“红过脸”,两个小姑也在她的操办下相继出嫁。她悉心照料卧床的公公八年,为公公洗澡、理发、洗脚、捶背、剪指甲,从不厌烦。婆婆生病、摔倒骨折,她也是贴心照顾。公公去世时,刘志艳生怕婆婆出意外,与婆婆同屋住了一个多月。在父母的影响下,儿子从小懂事,有好吃的都是先拿给爷爷奶奶,现在参加了工作,一有时间就会帮父母和奶奶做家务。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充裕,但刘志艳始终微笑开朗,她用无言的爱和满心的孝诠释了人生的价值,用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。
苏建东家庭,丰润区金泰花园小区,家庭成员4人。苏建东与妻子是大学同学,俩人婚后共同创立了育才艺术培训学校。创业之初,每月仅有三百元的收入,但他们互相鼓励、克服困难,以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尽心尽力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,夫妻俩多次被省、市评为艺术考级优秀辅导教师和德艺双馨优秀教师称号。苏建东自费到北京、武汉等地学习,考取了人社部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、国家一级婚姻咨询师,开办公益家庭教育讲座,向家长们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。他还参加了区妇联的公益讲座进基层活动,为更多的基层群众和家庭服务。苏建东的父母在农村,每年他们都会带父母、奶奶去旅游,经常给老人买衣服,给钱给物。夫妻俩对儿子实行赏识教育,轻说教,重引导,言传与身教相结合,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榜样。
刘艳红家庭,任各庄镇南张庄村,家庭成员6人。刘艳红与丈夫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返乡创业,从事棚菜种植。为了给村里的大棚蔬菜寻找更多更好的销路,她积极寻找市场,在她的带领下,村民们大面积种植棚菜,每亩地年收入增长了30倍。2015年1月,夫妻俩创办了鑫林源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注册了“鑫林源”商标。刘艳红自己掏钱组织60多名社员去山东学习,为社员提供适宜的肥料,统一购置农资,降低生产成本。社员资金短缺,她也会伸出援手。目前,合作社有社员73户,大棚262个,棚室面积230亩,为农民增收70多万元。刘艳红夫妻俩以勤劳朴实、任劳任怨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。
责任编辑:frwmb